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以“变革浪潮”为主题的青年案例征集活动在国际活动以及知识分享平台上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征集活动评选了一系列由青年参与或主导的项目成功案例,展示了他们的创新思维以及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年轻人的紧迫感和使命感。项目征集活动获得了相关部门与单位的大力支持,大家充分认识到青年在创新领域中,推动应对水和气候挑战方面的巨大潜力。我们的伙伴组织与会员单位推选人才参与活动,提供各种解决方案与优秀案例,强调青年的领导力,并证明青年可以为可持续的未来和更具韧性的自然环境发展铺平道路。
研讨会主持人马依琳
本次研讨会由全球水伙伴中国委员会、全球水伙伴总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研究所、亚洲开发银行、减贫与区域合作基金和重要战略联合举办。会上,经验分享和小组讨论由中国委员会的马依琳主持,以汇集不同的声音。
全球水伙伴总部水资源综合管理和知识管理专家田龙驰(Laurent Charles Tremblay-Lévesque)总部的知识管理团队,分享了如何利用虚拟知识平台惠及青年与儿童,使得空间更多参与与灵活性。田龙驰表示:“平台的建设可能会有许多技术问题和政策因素。围绕水环境与卫生的主题,我们应该在硬件和软件条件方面都进行尝试。特别是在软件条件上,这是年轻人真正能够引领变革的发展方向。”
田龙驰分享见解
田龙驰在谈及怎样赋予青年和儿童发挥空间的虚拟平台时,总结了三个方面。首先,建立青年或儿童专有空间。其次,开发针对青少年和高中生的网络课程。最后,制作能够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内容。他补充道:“像‘变革浪潮’这样的比赛,就是一种以青年为导向,收集他们的创新方案的形式。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平台,分享创新想法”。“有了这样的空间,我们能帮助年轻人,推动他们的影响力,上传他们的作品,从而广泛地与不同受众进行分享。”
谭天歌分享交流心得
弘润清源(北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谭天歌获得了“变革浪潮”的优秀作品奖。她在回忆代表青年获得者参加在塔吉克斯坦举行的第二届全球行动十年高级别国际会议的经历时,说:“我很荣幸参加在塔吉克斯坦召开的会议,介绍了我们团队的空气水生成项目。这次活动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有机会与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发明创造者互动,了解不同的创新产品和技术。比如,有个团队展示了一个基于人工智能的水激励系统,该系统可以实时预测水源的变化。另一个团队开发了新的节水集成技术,大大提高了农业的用水效率。这些创新让我意识到科学技术在水资源管理方面的巨大潜力,我们的项目需要不断整合新技术以保持竞争力。”
天歌谈及虚拟知识平台时表示:交流与水与气候相关主题的创新以及知识和技能时,往往受制于物理空间上的界限。虚拟知识平台打破了这些界限,为多学科整合提供了理想的环境,促进了不同专科、地域、领域和背景的专家们的合作。这样的平台能够让全球的研究人员和政策制定者轻松捕捉到许多创新的理念与方法。
龚真分享青少年科普活动经验
全球水伙伴(中国 黄河)一直以来,都在引导青少年参与水和气候相关方面的活动,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龚真作为机构代表,详细介绍了黄河水伙伴十余年间,从事青少年水相关的科普活动的经典案例。她谈道,黄河水伙伴每年都会组织主题活动,邀请300到600名学生参观黄河实验基地。在每个科学周或主题科学日期间,他们还会组织旨在为青年提供水和气候知识的活动。这些努力极大地丰富了孩子们对黄河的理解,充分理解“母亲河的由来”,深入了解黄河的历史和文化。
谈到如何利用知识共享平台来吸引青少年参与和学习的问题时,龚真认为:学生们更喜欢博物馆、实验基地和生态公园等户外环境。通过游戏、实践活动、团队合作和现实生活模式,孩子们能够迅速吸收信息,特别是在与专家和导师互动后。黄河水伙伴召集了大批专家与教师积极参与科普行动,结合线上与线下的活动,鼓励孩子们互相学习,交流知识、经验、工具、案例研究和结果。她补充说:“在线知识平台的交流,有助于弥合一些知识的鸿沟,让青少年,特别是儿童更容易掌握一些知识信息。然而,现在许多知识平台的内容都不是为学生们量身定制的,没有使用他们熟悉的语言和表达。”
阿尼斯分享青年眼中的理想知识交流平台
塔吉克斯坦青年代表阿尼斯(Anis Tohirov)从事多年促进水与气候网络合作的工作。他认为,面向青年的在线平台应该重视能力建设,提高青年在政策参与和项目管理中的作用。他建议平台要更具备参与性与互动性,而非单纯的知识储备库。平台上,可以设置现场问答环节、编程马拉松和虚拟创新中心等内容。阿尼斯说:“扩大参与度,引入有激励措施的比赛,将激励年轻人积极参与解决问题。作为一名年轻人和学生,我相信让年轻人参与社区层面的评价体系,不仅会提供有价值的数据,还会使他们成为变革者。为了确保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平台可以利用更多社交媒体进行宣传。”
刘婧孜作为少年代表分享心得
在讨论即将进行尾声时,17岁的创新者刘婧孜对与会嘉宾和观众说出了自己的心声。她认为好的在线知识交流平台能够陪伴一个人的成长。婧孜谈到全球水伙伴水资源综合管理知识交流平台时,说道:“很高兴能够了解并参与这个平台的活动,青少年可以在这里分享有关水资源问题的知识和创新。在我准备节水项目时,查看了百度和CNKI等在线平台,了解更多关于这一创作的背景信息和相关理论。我希望自己的创造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也希望未来的水资源综合管理平台能够为我们创造更多的功能进行互动和交流。”她建议,知识共享平台设置奖励积分,鼓励那些活跃的用户,感谢他们提供专业的建议。作为青少年的代表,婧孜认为,同龄人更喜欢于高效的平台,访问者权利平等,对于平台产品自由发表评论,无论喜欢或不喜欢。
梁秋容分享青年对知识平台的期许
本次会议专门邀请了中国委员会理事沈大军教授,中国委员会办室主任张代娣,以及一带一路专委会助理研究员梁秋荣特别出席。此外,还邀请了全球水伙伴总部、全球水伙伴中国委员会、省和流域组水伙伴以及专业委员会等机构的代表,以及其他兄弟机构的代表约45人共同出席。
会议开设嘉宾与观众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