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织名称:
中国水资源战略研究会流域碳中和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流域碳中和专业委员会”)。英文名称:Professional Committee of Watershed Carbon Neutrality, GWP China.
二、定语性和定性叙述:
流域碳中和专业委员会是中国水资源战略研究会的分支机构,是碳中和领域高端型智库和交流合作平台。
三、秘书处所在地:
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四、成立时间:
流域碳中和专业委员会成立于2024年5月11日。
五、历史简介:
2024年5月10日,在北京召开了流域碳中和专业委员会筹备会议,审议通过了专委会工作条例,选举产生了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秘书长。
2024年5月11日,流域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在北京正式揭牌成立。
六、团队组成:
名誉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浩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杨志峰
中国工程院院士 冯起
主 任 委 员: 北京师范大学 夏星辉
副主任委 员: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王超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刘艳丽
长江科学院 杨文俊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江恩慧
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杨芳
清华大学 黄跃飞
北京师范大学 张力小
广东工业大学 苏美蓉
秘 书 长: 北京师范大学 尹心安
秘书处依托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七、任务职责:
流域碳中和专委会旨在通过专委会的活动,推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促进学术研究、技术交流,提高国内外学术交流水平。
(1)学术交流、学科研究
组织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开展流域碳中和、物质循环与降碳减污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思想,促进多学科的发展。
(2)决策咨询
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提出政策建议,为各级政府部门和行业部门在碳中和研究和建设工作中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教育培训
普及碳中和以及降碳减污的科学知识,传播流域碳中和、物质循环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科学思想和方法,推广先进技术,开展群众性特别是青少年的水资源科学和降碳减污知识教育活动。
(4)课题研究、技术咨询服务
组织承担国家和地区有关流域物质循环与降碳减污的课题,开展科学技术开发和技术转让研究,同时对国家和地区的水土资源开发和利用管理以及碳中和问题发挥咨询作用,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
(5)科学传播
组织举办流域碳中和、物质循环与降碳减污的学术论坛讲座、研讨会等,介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和动态。加强同国外(或地区)物质循环与降碳减污领域学术团体和专业人员的友好往来,开展国际(或地区)性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科学研究和传播。
八、作用和影响:
流域碳中和专委会坚持系统观念和流域视角,组织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开展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学术研究,深化产-学-研-用-管合作模式,发挥学科交叉和国际合作力量,提出政策建议,为低碳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实现水资源良好管理、生态平衡、碳中和目标作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