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河长制”到“以水促和平”

2024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以水促和平”。

当水资源稀缺或受到污染时,或者当人们无法平等或无法获得水资源时,社区和国家之间的紧张关系可能会加剧。全世界有30多亿人依赖跨越国界的水源。只有24个国家就其所有共享水资源达成了合作协议。水可能会创造和平或引发冲突,这取决于人们如何应对挑战或危机。合作是朝着和谐、繁荣和建立应对共同挑战的复原力迈出的主动一步。

“河长制”是中国实施相关方的协调机制,共同为中国河湖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的杰出实践。全球水伙伴(中国长江)和全球水伙伴总部共同研究撰写了报告《促进长江塑料污染控制的伙伴关系--利用河长制加强协调》。文中提到:“河长制是21世纪初引入的一种组织结构,旨在支持中国河流和湖泊的保护和环境管理”。报告中描述了如何运用河长制来加强各方的协调以及相关案例,为有效控制流域污染奠定了基础。

河长制,即由中国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河长制”工作的主要任务包括六个方面:一是加强水资源保护,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守“三条红线”;二是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严格水域、岸线等水生态空间管控,严禁侵占河道、围垦湖泊;三是加强水污染防治,统筹水上、岸上污染治理,排查入河湖污染源,优化入河排污口布局;四是加强水环境治理,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加大黑臭水体治理力度,实现河湖环境整洁优美、水清岸绿;五是加强水生态修复,依法划定河湖管理范围,强化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六是加强执法监管,严厉打击涉河湖违法行为。

报告指出,2016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这标志河长制开始从局部应急政策试验迅速过渡到全国行动。截至2021年,中国有120多万条河流纳入河长制的管理体系。

“河长制”明确了地方党政领导对环境质量负总责的要求,对环境保护的职能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的审视。“河长制”最大程度整合了各级党委政府的执行力,弥补了早先“多头治水”的不足,真正形成全社会治水的良好氛围。从现有组织架构来看,纵向从市委书记、市长开始,“系在一根绳上”的还有区委书记、区长,镇党委书记、镇长,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大大小小担任全市各级“河长”的干部人数近2000名;横向从市委、市政府开始,发改、经贸、财政、规划、建设、国土、城管、工商、公安等12个部门都各有分工、各具使命,谁都不能在水环境治理上缺位。这个办法,最大程度整合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力量,弥补了早先“多头治水”的弊端,使治水网络密而不漏,任何一个环节上都有部门、有专人负责。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治水“生态链”,使每个部门都不敢玩忽职守,提高了水环境治理的行政效能。

随着“河长制”的层层推进,社会力量也被带动起来。最明显的是产业结构调整,沿河、沿湖的企业不得不放弃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超标排污企业被关停,有环保自觉的企业家开始寻求清洁生产方式,循环经济得到发展。“河长制”也壮大了民间治水的信心和决心,机关干部、党团员、青年学生中宣传环保的积极性高涨,家庭妇女也广泛参与,全市水环境治理的氛围空前良好。

“河长制”虽按照行政交界面划分并落实了各级领导干部的治水责任,但水是活水,一条河的治理需要上下游共同配合。《决定》提出的目标,既对各市(县)区的治水吹响了“竞技”口哨,又对各市(县)区上下游联动、协调配合提出了要求。事实上,面对这样的目标任务,各市(县)区没有一家敢在治水大业上“拖后腿”,标本兼治,不玩花架子成为各地干部的自觉意识。按照《决定》要求,各地要对辖区内“河长制”河道造册建档,做好数字、文字、图像等全面记录,并因地制宜实施“一河一策”,有针对性地确定治水方案。同时,每条河都必须切实落实截污、清淤、企业整治、河容整治、两岸绿化、环境卫生等基本措施,地方政府同步做好排污总量控制、环境卫生监管、船舶污染治理等。

“河长制”的建立,为科学理性地实现和推进这些目标、措施提供了可能,如果没有这样的联动机制,水污染问题难以得到彻底根治。为长江流域的发展和保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全球水伙伴中国委员会讲述的“河长制”的故事完美地呼应了联合国在2024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文章中所写的内容,“当我们在水资源方面进行合作时,我们会产生积极的连锁反应——促进和谐,创造繁荣,建立应对共同挑战的复原力。我们都需要团结在水资源周围,用水促进和平,为更稳定、更繁荣的明天奠定基础。”